改善離心泵汽蝕性能的三個(ge) 措施

2024-06-07

離心泵汽蝕是指在泵的設計工況下,當泵的進口壓力降低導致泵腔內(nei) 的液體(ti) 產(chan) 生蒸汽泡,進而影響泵的正常工作。這時,泵的流量會(hui) 受到限製,調節調節閥或改變轉速都不能恢複正常的流量,隻能通過增加進口壓力來使泵重新正常工作。離心泵汽蝕餘(yu) 量一般用來描述泵在工作時可以允許的最小進口壓力。如果進口壓力小於(yu) 此值,就容易發生汽蝕現象。

泵運轉過程中,當泵送液體(ti) 流經過流部件的某些局部區域因某些原因、液體(ti) 的絕對壓力降低到泵送溫度下液體(ti) 的飽和蒸汽壓力(汽化壓力)時,液體(ti) 便在此處發生汽化,產(chan) 生蒸汽、形成汽泡;同時,溶解於(yu) 液體(ti) 中的氣體(ti) 也會(hui) 以汽泡的形式析出,在局部區域形成兩(liang) 相流。

當汽泡移動到高壓區時,汽泡周圍的高壓液體(ti) 將會(hui) 使汽泡迅速凝結縮小、破裂。在汽泡凝結縮小、破裂的瞬間,汽泡周圍的液體(ti) 將高速填充(汽泡凝結破裂形成的)空穴,產(chan) 生強烈的衝(chong) 擊波。當汽泡破裂發生在過流部件的固體(ti) 壁麵時,將會(hui) 對固體(ti) 壁麵形成高速微射流,導致局部受到腐蝕破壞。這種產(chan) 生汽泡和汽泡破裂使過流部件遭到破壞的過程就是泵的汽蝕過程。

汽蝕是離心泵的常見問題,會(hui) 引起泵振動和噪音的增加、性能的下降、造成泵零部件的嚴(yan) 重損壞。隻有全麵、正確地理解離心泵的汽蝕性能,才能科學合理地設計或選擇出滿足用戶裝置要求的產(chan) 品。

一、引起離心泵汽蝕的主要原因有四種:

1.1  汽化汽蝕(Vaporization cavitation)

當液體(ti) 的壓力低於(yu) 其汽化壓力或者溫度太高時,液體(ti) 便會(hui) 發生汽化,導致汽蝕。這種汽蝕發生在泵的吸入側(ce) 。

1.2  內(nei) 部回流汽蝕(Internal recirculation cavitation - Suction specific speed)

當泵送流量太小或入口壓力太高時,就會(hui) 發生回流現象。當泵送流量太小時,內(nei) 部回流發生在葉輪的入口;當泵入口壓力太高時,內(nei) 部回流發生在葉輪出口處。內(nei) 部回流致使液體(ti) 流速的增加直至汽化產(chan) 生汽泡,然後在周圍較高壓力下破裂。當吸入口發生內(nei) 部回流時,在泵的吸入口周圍會(hui) 發出不規則的劈劈啪啪的噪音,並伴有高強度的爆震聲。

1.3  葉片流道綜合症汽蝕(Vane passing syndrome cavitation)

這種汽蝕破壞是由於(yu) 導葉(對於(yu) 導葉式泵)或蝸舌(對於(yu) 蝸殼式泵)與(yu) 葉輪葉片外徑之間的間隙太小所引起的。當液體(ti) 流經該小通道時,液體(ti) 的流速增加引起液體(ti) 壓力的下降、局部汽化,產(chan) 生汽泡,然後在較高的壓力下破裂,導致汽蝕。這種汽蝕通常發生在導葉或蝸舌的內(nei) 側(ce) 及葉輪葉片中心。

1.4 紊流汽蝕(Flow turbulence cavitation)

當有某種東(dong) 西幹擾或阻礙(如腐蝕、堵塞、直徑突變等)液體(ti) 在泵中正常流動時,就會(hui) 發生紊流改變液體(ti) 的流速,液體(ti) 流速的改變會(hui) 引起壓力的改變,壓力的改變最終會(hui) 引起液體(ti) 的汽化、汽蝕。這種汽蝕通常發生在與(yu) 泵連接的管道中。

二、影響離心泵汽蝕餘量的參數:

1. 泵的結構參數:如泵的進出口直徑、轉速、葉輪出口直徑、葉輪葉片數等,都會(hui) 影響離心泵的汽蝕餘(yu) 量。

2. 工作條件:如進口壓力、出口閥門的開度以及流量等,對離心泵的汽蝕餘(yu) 量也會(hui) 產(chan) 生影響。

3.介質:介質的密度、黏度、氣體(ti) 含量等也會(hui) 對離心泵的汽蝕餘(yu) 量產(chan) 生影響。

三、改善離心泵汽蝕性能的措施主要集中於以下三大點:

(1) 改善材料的抗汽蝕性能

采用抗汽蝕材料,如銅、奧氏體(ti) 不鏽鋼、馬氏體(ti) 不鏽鋼。

提高金屬的致密度(如采用特殊的壓鑄工藝等)和硬度,可以延緩汽蝕破壞的速度。

(2) 降低必需汽蝕餘(yu) 量

降低泵的轉速。

采用雙吸葉輪(多級泵首級采用雙吸)。

安裝一隻誘導輪。不過,在石化及石油化工的實際工程應用中,很多用戶不希望采用帶誘導輪的泵。因為(wei) 當誘導輪設計不當或出現腐蝕時,易導致其在過負荷區工作,不僅(jin) 起不到增壓作用,而且更容易造成泵的汽蝕。UOP規範中明確規定臥式泵不允許帶誘導輪。

加大葉輪入口直徑。但是,如果葉輪入口直徑過大,這種方法不僅(jin) 影響離心泵的運行性能,而且還會(hui) 導致泵振動的顯著增加。

使用幾台較小的泵。三台半容量的泵可能比一台大泵加一台備用泵便宜,並且在較小的負荷下更節能。

葉輪葉片向泵入口邊適當延伸,相當於(yu) 增加一隻小的誘導輪。

後掠葉片,以減少其前緣的任何汽蝕。

優(you) 化葉輪葉片前緣輪廓(如采用拋物線前緣輪廓、減薄吸入側(ce) 葉片厚度等),可有效限製葉片前緣的壓力峰值和降低對部分負荷下運行的敏感程度。

利用現代計算機計算分析技術給定葉輪入口設計可優(you) 化的條件,從(cong) 而更好地控製和了解葉輪流道中流量及壓力分布情況。葉片上的壓力分布較均勻,這樣可以確保葉片不會(hui) 發生汽蝕腐蝕,同時可以確保葉輪具有最佳的性能。

(3) 提高裝置汽蝕餘(yu) 量

提高吸入池的液位。

增加水箱的壓力。

將泵安裝到一個(ge) 地坑中,如VS6型泵。

減少吸入管路水力損失。

給主泵安裝一台前置(增壓)泵,如百萬(wan) 機組核電站主給水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