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jue) 離心泵汽蝕問題的方法
所屬分類: 水泵知識
2024-06-07
離心泵在運行時,由於(yu) 液體(ti) 的流動導致壓力變化,液體(ti) 會(hui) 在葉輪進口處出現局部的低壓區域,造成氣體(ti) 從(cong) 液體(ti) 表麵析出,形成氣蝕現象。這種現象被稱為(wei) 離心泵的汽蝕,它會(hui) 對泵的性能和壽命產(chan) 生嚴(yan) 重的影響。
離心泵的汽蝕餘(yu) 量一般為(wei) 1.5~2米左右。
葉輪的進口處因一定真空壓力下會(hui) 產(chan) 生汽體(ti) ,汽化的氣泡在液體(ti) 質點的撞擊運動下,對葉輪等金屬表麵產(chan) 生剝蝕,從(cong) 而破壞葉輪等金屬,此時真空壓力叫汽化壓力,汽蝕餘(yu) 量是指在泵吸入口處單位重量液體(ti) 所具有的超過汽化壓力的富餘(yu) 能量。
離心泵汽蝕餘(yu) 量越小抗汽蝕性能越好對於(yu) 給定泵,在給定轉速和流量下必需具有的汽蝕餘(yu) 量稱為(wei) 泵的必需汽蝕餘(yu) 量,又稱為(wei) 泵的汽蝕餘(yu) 量,是規定泵要達到的汽蝕性能參數,和離心泵的內(nei) 部流動有關(guan) ,是由泵本身頭定的,其物理意義(yi) 是表示液體(ti) 在泵進口部分壓力下降的程度,也就是為(wei) 了保征泵不發生汽蝕,要求在泵進口處單位重量液體(ti) 具有超過汽化壓力水頭的富餘(yu) 能量。必須汽蝕餘(yu) 量與(yu) 裝置參數無關(guan) ,隻與(yu) 泵進口部分的運動參數有關(guan) ,這些運動參數在一定轉速和流量下是由幾何參數決(jue) 定的。
一、解決離心泵汽蝕問題的方法
1.增加淨正吸入高度。
2.提高液體(ti) 溫度或降低液體(ti) 揮發性。這可以減少液體(ti) 形成汽蝕的機率。
3.更換適合的泵型號或采取改進措施。選擇適當的泵型號或采用一些新型材料來製造泵件,可以提高泵的抗汽蝕能力。
4.采用減壓泵。減壓泵可以通過降低出口壓力來增加汽蝕餘(yu) 量,從(cong) 而有效避免汽蝕現象的發生。
二、汽蝕餘量的概念
汽蝕餘(yu) 量是離心泵防止汽蝕的重要指標,它是指泵的淨正吸入高度與(yu) 出口壓力進程之差。簡單來說,汽蝕餘(yu) 量就是泵在避免汽蝕的情況下,允許淨正吸入高度的最大值。
三、汽蝕餘量的計算方法
汽蝕餘(yu) 量的計算方法是根據泵的性能曲線和液體(ti) 的物理性質來確定的,一般根據以下公式計算:
汽蝕餘(yu) 量= 淨正吸入高度 - 出口壓力/液體(ti) 密度*9.81
其中,淨正吸入高度=泵入口中心線到水麵水平距離-坐標軸位置+泵入口管路的阻力損失。出口壓力是指離心泵出口處的壓力,液體(ti) 密度一般取20℃下的水的密度為(wei) 1000kg/m³。
四、汽蝕現象及其危害
離心泵在工作過程中,由於(yu) 葉輪的旋轉產(chan) 生的離心力,將液體(ti) 吸入後強製向出口處排出。所以,當泵入口壓力低於(yu) 某一極限值時,就會(hui) 產(chan) 生液體(ti) 蒸汽泡沫,進而形成汽蝕現象。汽蝕現象不僅(jin) 會(hui) 影響泵的流量和揚程,還可能導致泵的機械損壞,嚴(yan) 重時甚至會(hui) 讓泵停止工作。
五、汽蝕餘量的大小
一般情況下,汽蝕餘(yu) 量的大小與(yu) 泵的工作條件、液體(ti) 物理性質以及泵設計的合理性等因素有關(guan) 。根據實踐經驗,離心泵的汽蝕餘(yu) 量一般為(wei) 1.5~2米左右。當汽蝕餘(yu) 量過小時,容易導致汽蝕現象的發生,從(cong) 而對設備造成損壞。
離心泵汽蝕餘(yu) 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離心泵的運行穩定性和壽命。如果汽蝕餘(yu) 量太小,就容易引起氣蝕現象;如果汽蝕餘(yu) 量太大,則會(hui) 造成泵的效率降低,從(cong) 而影響工作效率。
因此,在選型和使用離心泵時,必須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所需汽蝕餘(yu) 量大小,並且結合泵的工作狀態、流量、揚程等因素進行計算。隻有這樣,才能確保離心泵的使用壽命和正常運行。
相關資訊
2025/03/18
2025/03/18
2025/03/18
2025/03/17
2025/03/17
2025/03/14
2025/03/14